10 月 19 日,在 2021 云栖大会上,阿里云智能总裁张建锋(花名:行癫)以“云深处,新世界”为主题,首次阐释了一个全新的云上世界。他认为,一个以云为核心的新型计算体系结构正在形成,随着云网端技术进一步融合,未来无论企业或个人,计算将进一步向云上迁移。
这个全新的体系正在三个层次演进:首先在基础设施层,云向下定义硬件,自研芯片、服务器、操作系统等底层技术,建设云为核心的硬件体系;其次,核心软件基于云来重构,开源社区成为创新中心,并催生低代码等新的开发方式,让云更易用;最后在应用层,未来随着 5G 网络发展,计算和数据加速向云上迁移,催生云电脑、元宇宙、自动驾驶等新物种。
“云原生 3.0 ”时代的几个关键问题
过去的一个世纪,数字科技得到了非常大的发展,基本由两条主线组成:ICT 产业、IT 产业,两个产业相互驱动,并行发展。ICT 的发展,也催生了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等一系列新兴的技术,让超大规模计算集群,成为了互联网企业的刚性需求,也直接催生了新架构的诞生。张建锋说:
“互联网架构的本质就是分布式的计算,它是用非常廉价的 PC 机组成非常复杂的系统。”
在张建锋看来,云计算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分别是:
- 云原生 1.0:基础设施云原生化,基本上是 IT 的替代或扩张和延伸;
- 云原生 2.0:应用云原生化,诞生了很多基于云原生的系统,它们基于容器开发,用 Kubernetes 来调度,深刻改变了云上操作系统的形态;
- 云原生 3.0:云网端同步发展,进行融合。
这也对云计算技术提出了新的要求:
- 资源的高度池化:虽然池化一直是云计算提供服务的核心逻辑,但一般是边界和限制的。阿里巴巴似乎正尝试扩大这个边界,以盘古存储系统为例,张建锋分享道:“今天我们的盘古存储系统不仅能够提供应用级的存储,我们也能提供系统级的存储。”
- 更高水平的虚拟化的服务:不仅是在软件层面做虚拟化,而且要在硬件层面做虚拟化,神龙架构是这一部分的典型成果;
- 低能耗地管理超大规模服务器集群:据张建锋介绍,阿里在杭州的数据中心,尝试大规模地采用了液冷,通过把服务器浸没在特殊的液体里面,使 PUE(PowerUsageEffectiveness, 电源使用效率)达到 1.09 左右。通常,PUE 值越接近于 1,表示一个数据中心的绿色化程度越高。当前,国外先进的数据中心机房 PUE 值通常小于 2,而我国的大多数数据中心的 PUE 值在 2 – 3 之间;
- 服务器和算力升级:需要有一种新型的服务器的架构,能够兼顾高性能的存储、高性能的计算,大容量的存储;
- 数据安全:包括芯片级加固、全链路数据加密、数据安全治理与隐私增强计算等。
开源社区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在云基础设施之上,云原生技术取代了传统 IT 软件,并在开源社区蓬勃发展。传统 IT 软件被云原生技术取代。
张建锋认为,在传统 IT 时代,开源软件只是大型商业软件的补充,但云计算出现之后,开源变得标准化。近年来云原生技术的创新大多来自开源社区,例如容器改变了传统的应用架构,并成为行业标准。他表示,阿里巴巴是开源的受益者,也是贡献者,开源项目数超过 2700 个,是中国开源项目最多的企业。
再此之上,基于云的软件开发方式发生了根本变化。张建锋认为,大型软件向系统软件转变,应用软件让企业自己开发。大型商业软件不仅意味着高昂的成本、还面临漫长的咨询和实施周期,但低代码不一样,任何业务人员、哪怕不懂代码,也可以搭建自己的应用,加快创新速度。
以往企业面试可能会询问面试者:会不会使用 Word、Excel、PS。未来,面试官可能会问:会不会使用低代码平台。
于阿里而言,以上畅想并非空谈。张建锋说,阿里巴巴已经把生产系统 100%的全部迁移到了公共云上,并且实现应用 100% 云原生化,落地了全球最大规模的云原生实践,“正在享受云原生的红利”。
元宇宙是云、网、端深度融合的结果
张建锋认为,未来将出现无数的云上新物种,这样的技术爆发已经有了很坚实的基础,我们完成了基础设施的建设,即将看到“电器”爆发一样的时代机遇。
他举例说,云、网、端的深度融合,已经催生出云电脑、元宇宙、自动驾驶等新物种,而云游戏可能是新物种伸向新技术的第一根触手。
例如阿里巴巴发布的“无影”,它仅有名片大小,适配所有屏幕,连上阿里云就是一台超级电脑。工程师们已经在使用无影进行编程,因为数据都在云端,不在本地电脑存储,工程师不用再担心核心代码的泄露,也不用再购置高配硬件,就能随时随地使用无限算力,处理各种复杂计算需求。
张建锋认为,“未来所有数据都将在云上,不管你用什么样的设备、有多少设备,每个人、每个企业在云上有一个专属空间,所有的计算负载可能都在云上发生。未来,端的形态将变得更轻薄、更友好,以满足随时随地的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