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种是个露天工厂,自然灾害、天气变化都会影响制种产量和质量,也直接关系到农民的收入。自从有了‘一杆农眼’,我们获得这些农业数据方便多了,省了不少力气。”程远平说。
程远平口中的“一杆农眼”,是立于田埂上的约4米高的白色长杆,杆上安装了空气温湿度传感器、空气PM2.5传感器、光照传感器等,能实时监测区域内光照强度、空气温湿度、气压、PM2.5等。“一杆农眼”的另一端则连接着数百米外由阿里云技术支持的数字农业管理平台,平台能对稻种生长态势实时感知、涉农灾害实时预警、农事作业实时观察。
除了农业,在钢铁、水泥、汽车、飞机等传统制造业,城市交通规划和政务服务等领域,云计算都带来了扎实的改变。对此,阿里云总裁张建锋近日在做客人民网《人民会客厅》时表示,云计算等数字技术的变革才刚刚开始,云厂商要继续推动数字技术与各行各业深入融合,扎扎实实服务好实体经济。
智能算法让工人们更高效
蕉川村使用的“一杆农眼”。 受访者供图
感受到云计算带来效率提升的不只程远平,发电行业的老师傅庞兵,也正在日常工作中真切体会着云计算带来的高效。
庞兵所在的发电厂位于重庆城区以外40多公里处,重庆城区的生活垃圾每天都被运到这里进行发酵处理。发电厂的6个超大型焚烧炉虽然一天能处理4500吨垃圾,但如何解决垃圾焚烧稳定性的行业难题,如何“变废为宝”把垃圾更高效地转化成电能,一直是“庞兵们”所烦心的事。
随着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兴数字技术的发展和各行业数字化转型进程的不断推进,“庞兵们”意识到,通过数字技术为产业智能化变革赋能、通过数字技术提升行业效率,正在成为市场主体们的选择。
庞兵所在的发电厂引入了阿里云工业大脑智能算法,以解决垃圾焚烧的稳定性。目前,垃圾焚烧的自动投运率达到96%以上,锅炉蒸发量稳定度提升38%,汽机进汽压力稳定度提升60%,发电效率进一步提升,人员操作强度大幅降低。
“我们到焚烧炉前看火的次数也明显减少了,也实现了垃圾的自动均匀进料,精度比人工调节更高。”庞兵表示,过去每隔一个小时就要站在焚烧炉前面,对着观火孔看上好几分钟,现在通过电脑屏幕上的模型输出数据,就能了解当前料层的厚度。
伴随着越来越多的企业加入数字化转型和高质量发展的潮流中,像程远平和庞兵这样拥抱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的产业工人不在少数。中国互联网协会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云计算市场规模达到1781亿元,增速为33.6%。其中,公有云市场规模达到990.6亿元,同比增长43.7%。
云计算正不断丰富自身形态
庞兵正在中控室查看工业大脑智能算法系统。 受访者供图
“产量提升了,效率加强了,人却更轻松了。”在程远平和庞兵的眼中,云计算等日益发展的数字技术,把城市和山区、新兴产业和传统行业之间的智能化“鸿沟”拉平了,技术红利实实在在地摆在了每一个产业工人的面前。
在张建锋等行业人士的观察中,云计算从2006年发展至今,经历了基础设施云化、云原生化的过程,并在与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技术的结合中,不断演进、丰富自身的应用形态。
在云计算不断演进的过程中,宏观政策对数字技术的驱动,也让行业人士心里倍感踏实。特别是在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云计算与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网络安全等新兴产业成为重点推动的数字产业。基于云计算等技术发展数字经济,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成为社会各界的共识,也成为技术创新企业不断自我迭代的使命。
在10月19日举办的云栖大会上,云计算等数字技术呼应时代需求、融入社会发展的新方向再次引起关注:发布首颗自研CPU芯片倚天710,为企业提供更低成本、更高性能的云服务;启动“少年云助学计划”,向10000所欠发达地区的中小学校捐建“云电脑机房”,帮助改善欠发达地区中小学校的科技教育。
“我们的数字技术正在面临着一个建立自己体系、建立国际竞争力的新的历史性机遇。”张建锋认为,随着云、网、端技术的进一步发展融合,一个基于云计算的新兴技术体系或将出现,该体系也将诞生更加丰富的“云上新物种”,让“程远平和庞兵们”的生产过程更数字化,让社会往更良善的方向变革。